甘肃渭源:打好畜草“产业牌”,奏响乡村“振兴曲”

2024-04-01 15:15:18 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记者 张继敏 郭伟 通讯员 王军军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紧盯畜牧业供给侧改革主线,聚焦产业升级,依托丰富的饲草和农作物秸秆资源,锚定“西北绿色肉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紧盯“两个20%增速支撑下的四翻番、八提升”目标,推动扩畜扩群规模养殖、建设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畜产品加工、畜牧品牌创建,引领带动全县畜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企业受惠地区受益,打好畜草“产业牌”,奏响乡村“振兴曲”。

找准“突破口”,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畜草产业牵引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把发展壮大肉牛、肉羊产业作为畜牧强县建设的重要赛道,作为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着力建设“四群八链”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高位起步,高效推进。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点谋划、高位推进,主要领导深入一线、亲力亲为,群长单位优势互补、协同发力,镇村两级密切配合、细化落实,畜草产业发展机制不断创新,瓶颈难题逐项破解,现代畜草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政策举措,新招迭出。完善扶持政策,先后出台《渭源县畜牧业高质量追赶发展奖补办法》《渭源县草食畜牧业贷款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畜草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6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畜草产业项目排兵布阵,拉开战略纵深,辐射带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以来,全县年均投资1亿元以上用于畜草产业项目建设,财政资金投资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返乡创业,带动致富。大力推动民间投资和信贷资金参与支持产业发展,撬动民间资本5亿余元,发放“畜牧贷”近1亿元;大力招引“返乡创业人士”回归,着力补齐管理运营短板,壮大畜草产业主力军,在广袤的渭水源头书写干群同心、群策群力的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北寨镇祁坪村大屲社90后农村青年禄彦明依靠“畜牧贷”发展养殖,依靠“粮改饲”扩畜扩群,牛饲养量达到20头,羊饲养量达到70只,通过养殖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

挖掘产业新活力,助推养殖“扩群增量”

  引导养殖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强畜禽养殖发展活力,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助推全县畜禽养殖高质量发展。记者走进路园镇三河口肉牛养殖小区,可见一排排崭新的圈棚、一群群健壮的牛羊,养殖场内一派忙碌的景象。

渭源县路园镇三河口村肉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已建成并投产运营,现饲养育肥牛1800余头

  高效统筹统领。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和“扩群扩户并举”思路,全县大力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大户,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金鸡产业园发展为全省范围内标准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

  高标创建示范。新建的三河口、蒲河养殖小区示范带动建设养殖小区、合作社、养殖场450余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个、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7家。辐射发展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户8000余户,全县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

  高点统筹谋划。抓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既有颇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也有潜力深厚的文旅资源。依托全县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草场资源,梅花鹿、马鹿、牦牛、放养鸡、珍珠鸡、蜜蜂等特色养殖异军突起,赋能乡村旅游。元古堆景区、鹿鸣谷景区萌宠乐园游客远悦近来,峡城秋池湾特色渔业集休闲、垂钓、观赏、餐饮等为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打好“组合拳”,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农牧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通过项目辐射带动,质量安全保障得到加强。

  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动物疫情得到稳定控制。渭源县始终坚持把服务保障作为促进畜牧业高质量追赶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疫病防控”工程,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以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为重点,全面抓好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疫密度达到100%,确保全县未发生动物疫情。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全面提升,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养殖保险政策全面落实,年均投保畜禽2万头(只)左右。

  成立技术服务团队,开展全程技术指导。全县成立牛、羊、猪、鸡、草、疫病防控6个技术服务团队,深入养殖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聚焦打好“种业”翻身仗,坚持“引育繁推”原则,加持以优良品种引进助推畜牧业发展,培育推广适宜渭源养殖的品种和改良模式,全县建成省级种畜场3家、肉牛冻配改良点24个,年均冻配改良肉牛5万头以上、杂交改良肉羊5万只以上,牛羊良种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培育壮大了一批育繁推种业企业,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源头”支撑。

正在建设中的渭源县大安乡万只良种羊养殖场

  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提高利用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渭源县坚持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提高畜禽养殖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推进粪污向肥料、饲料、燃料等多方面转换,加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建成有机肥加工厂4家,有机肥年加工量达到7万吨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4%以上,真正将就近消纳、变废为宝、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牲畜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路径越走越宽广,为全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跑出“加速度”,推进产业链式发展

  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着力在延伸产业链、补齐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提升生产水平。

  延伸产业深加工。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按照引大引强引龙头原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盯“畜产品加工、草产品加工、有机肥加工”三大重点工作,按照“草畜转化、畜食转化”和“集中屠宰、精细分割、冷链运输、品牌营销”的思路,着力弥补县内无畜产品加工厂的“空白”,畜草产业破壁突围,实现了全链条发展。投资2500万元,在县工业集中区建成标准化生猪定点屠宰厂,配备先进的屠宰流水线,年屠宰生猪15万头;投资3100万元建设渭源县牛羊屠宰加工项目,占地17.5亩,年屠宰牛羊6万头(只),加工牛羊肉5000吨,迈出了传统养殖到屠宰加工转型升级的坚实步伐。

渭源县标准化生猪定点屠宰场已建成并投产运营,年屠宰生猪15万头

  因地制宜扩面积。全县在稳定粮播面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每年建设千亩优质饲草种植基地10个以上,带动全县年均种植各类饲草25万亩。推广适宜山地作业的饲草耕种、收贮、加工机械,年推广饲草机械700台以上,组建饲草机械服务队30支,建成饲草加工基地10个。依托粮改饲等项目实施,通过盛腾公司等饲草加工企业带动,全县年加工各类饲草60万吨以上,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90%以上。

  突出特色铸品牌。树立“绿色、有机、健康”的农特产品形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打造一流品牌。“秀峰”“牧尔山”等畜牧品牌创建成绩斐然,已认证地理标志1个,“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2个,绿色食品13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通过GAP认证企业1家,持续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下一步,渭源县将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关键环节、完善产业链条,全力推动畜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到“十四五”末,预计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5万头、100万只,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30万头、80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4500元。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王莎   审核:郑滢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