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信阳茶人讲好新时代“毛尖”故事

 

2022-12-03 11:01:58 大象新闻

  “获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后,作为一名茶人,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此时此刻心情非常的激动。这次申遗成功必将促进我国茶事业的蓬勃发展,激起广大茶人新的热潮。”11月30日,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信阳市茶产业协会会长刘文新,在接受采访时开心地说道。

  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了解,信阳毛尖是我国著名绿茶品种之一。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签署此次申遗项目的知情同意书的单位名单上,河南省信阳市茶叶商会及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在列。

  据信阳市茶产业发展中心市场营销科科长甘友艳介绍,信阳茶历史悠久,萌于秦汉,发展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文脉传承延绵不绝。信阳茶制作技艺迭代更新,生生不息,从唐宋煎茶,明清泡茶,再到民国初期逐渐成熟,创造出以“把子”为特征的“手工炒制信阳毛尖”。截至目前,信阳市茶园面积达216万亩,茶叶总产量8万吨,总产值150亿元。

  近年来,信阳茶人在坚持传统工艺制茶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已经发展出信阳红茶、信阳白茶、信阳黄茶、信阳黑茶、信阳花茶等多种茶类。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为契机,大力发展茶文化,加强信阳毛尖茶文化传承与保护,让茶文化发展成茶产业发展的‘引擎’。”甘友艳说道。

  除了做强茶产业,信阳市在“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的保护传承上也颇下功夫。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艺术非遗科科长王清丰表示,当前,信阳市着力讲好信阳茶故事,挖掘制茶、茶艺、茶歌、茶舞、茶的传说等茶文化资源,以“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为龙头,挖掘茶相关非遗10余项,丰富了茶文化内涵、增强了传承活力。同时,积极加强人才建设,现有毛尖茶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2人、市级20人。并鼓励传承人按照传统方式授徒传艺,依托信阳师范学院和信阳农林学院培养茶文化专门人才,组织开展信阳毛尖茶走进校园,巩固代际传承。在此基础上,每年联合人社、茶办举办手工炒茶大赛,增强了手工制茶的社会影响力。认定信阳毛尖各类传习所、展示馆和非遗工坊30多所,其中省级示范性茶展馆2所。发动社会力量,举办清明、谷雨、中秋等茶会活动,让茶融入大众生活。

  “未来,我们将做好信阳茶文化的传承与实践,推进茶研学基地建设,创建茶文化生态保护区,讲好新时代信阳茶非遗故事,积极推进信阳茶文旅融合,用信阳茶文化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品牌。”王清丰说道。

  在茶文化的带动和促进下,近年来,信阳茶产业快速发展,茶科技水平稳步提高。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在提供可持续生计、增进性别平等,促进乡村振兴、保护生态系统,以及推动信阳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茶事业、茶产业工作人员,我将继续深耕这份事业,同时立足于我们当地实际,把传统的工艺学习好、保护好、维护好、发扬好,更重要的是传承好,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这种传统工艺发扬光大。”对于“信阳毛尖”这张金色名片未来的发展,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信阳市茶产业协会会长刘文新信心满满。

  (来源:大象新闻)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赵钰   审核:王金臣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