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疙瘩汤 浓浓思乡情

2024-03-22 06:00:00 中国食品报

  小时候在山西农村老家上小学,冬天是极其难熬的。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坐在教室里,脚是麻的,手是僵的,连读书时哈出的气都是白的。

  那时,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最难最怕的就是早上穿衣起床上学。大家都不愿意从那温热的被窝里出来。但没办法,书总是要念的,学总是要上的。从早上起来,大人一遍又一遍的先是叫,然后是喊,最后是吼,再不起来就直接从被窝里拎出来。

  就在家家为早上叫不动孩子而感到头疼时,我的奶奶却想出了一个让左邻右舍都拍手叫绝的办法——面疙瘩汤引诱法。

  奶奶早早起床,做美味的面疙瘩汤。我一闻到面疙瘩汤的香味,不用大人叫,自己就从被窝里爬出来,穿好衣服,喝奶奶亲手做的美味扑鼻的面疙瘩汤。家乡吃饭有吃饭的规矩,不准趴在被窝里吃饭。如果起不来床,奶奶也不会惯着我,不会留饭。

  面疙瘩汤做法极简单,用碗或小面盆加适量面粉,将适量打散的蛋液加入面粉中,用筷子或手将面拌成麦粒大小麦豆状的面疙瘩,然后入锅煮熟,加入适量食醋、食盐、葱花、香油即可食。

  做面疙瘩时,一定要用凉水,水要一点点地倒入碗内,一边倒,一边搅拌,做到边倒水边不停地搅拌,这样面疙瘩才会做得又小又细,入锅即熟。疙瘩汤下锅,千万不要煮得时间太长,否则不但颜色全失,而且香味打折。

  奶奶还会把新鲜的蔬菜切成细丝或者小块放入锅中,与面团一同沸腾着。那些小小的面团被扔进滚水中,迅速膨胀起来,在锅中跳跃着。看着这些可爱的面团在汤中飞舞,仿佛一群快乐的精灵在玩耍。

  这样一碗面疙瘩汤,既有面食的香气,又有蔬菜的清新。每一口汤都带着奶奶的爱心和呵护。

  有时奶奶还把芝麻在锅里炒炒,用短擀面杖把碾碎,做成芝麻面,散在热腾腾的面疙瘩汤上,让面疙瘩汤的香味更加浓郁。

  我作为家里的“文曲星”,面疙瘩汤里还比其他人多了特别的配料——咸鸭蛋。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咸鸭蛋的咸味与面疙瘩汤的清淡相得益彰,使整碗汤更加美味可口。那金黄色的蛋黄和晶莹剔透的蛋白让我感到无尽的满足和幸福。

  我太禁不住这个诱惑了!

  喝了奶奶的面疙瘩汤,浑身上下都热火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冷了。高高兴兴背起书包,一蹦一跳地上学去了。

  白天女人们围在一起干活时,大家话题又扯到说娃娃早起不来的事,奶奶就把面疙瘩汤的办法介绍给她们。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既省粮食,又省精力,还壮身体。奶奶的经验得到了推广,家长省心了,与儿女关系改善了。连学校的老师都伸出大拇指,连连夸赞奶奶,说学生早上的到校情况好了许多。就因为奶奶被夸赞这个事,我在学校自豪了好久。

  面疙瘩汤还有一段传说:北宋著名将领杨业抗击辽国入侵,率领杨家将兵马在雁门关外驻守,与辽军对峙。此时,北方下起了暴雪,冰天雪地里,谁也没有先动手,双方都以逸待劳,旨在消耗对方,趁机一举拿下。

  冬天来临了,军粮不能及时送到。天寒地冻,眼看就要断粮了。士兵们肚里少食,如何上阵抗敌?心急如焚的杨业来到中军伙房巡查。管后勤总务的粮草官告诉他,面粉只够吃一周了。杨业一夜未眠,第二天亲自找来伙夫问:“如果吃稀的呢?想一切办法等待军粮。”

  伙夫灵机一动,有了办法。他先把一些萝卜、大葱等切丁放入锅内煮熟,然后把面粉盛到碗里,加入少量的水,用筷子搅拌成小碎疙瘩糊进锅里,最后再放入胡麻油等作料,便做成了一锅不稠、不稀、香喷喷的汤饭。

  一碗面疙瘩汤下肚,杨业觉得身子热乎乎的,浑身来了力气,一点都不冷了。

  杨业赞不绝口,为这个伙夫记了一大功。由于伙食把面粉由“干”变“稀”,本来只能坚守一周,结果坚持了十多天,还有剩余。此时,对面掐着指头算宋军断粮的辽军,倒是自己先挺不住严寒撤退了。

  宋军凯旋,皇上要论功行赏,问杨业取胜的原因,杨业说是因为吃面疙瘩汤。从此,面疙瘩汤名声大噪,从军中传入民间,逐渐风靡三晋大地。

  现在,每当我回到家乡探亲,奶奶还会为我做一碗面疙瘩汤。那份滋味却有着无法言喻的美好。每次吃到这碗面疙瘩汤时,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

  现在,在城市生活中,我也开始学着做面疙瘩汤。虽然没有奶奶手艺好,但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这碗美食,能够勾起对家乡和童年的回忆。每次吃到自己做的面疙瘩汤,我都会感到一种满足和成就感。

  童年的那碗面疙瘩汤,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它不仅带给了我美味,更让我明白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无论走到哪里,这份美食散发着家乡的气息,让我时刻怀念着那段纯真而快乐的时光。那是家乡的味道,爱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它不仅滋养了我的身体,更滋养了我的心灵。

  (赵雅静)

 

  《中国食品报》(2024年03月22日06版)

  (责编:王 宁)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