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品牌 兴农强农富农

2023-12-08 08:22:10 中国食品报

本报记者 朱美乔

  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日,在河南新乡举办的2023中原农谷·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大会品牌暨农业投资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据测算,相较于2012年,2022年我国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产量增长近55%,销售额增长近80%,带动当地农民收入增长65%。与会专家表示,农业品牌建设要围绕市场需求,提升品质、创新营销、激发消费,使农业品牌迸发出更加强劲的活力。

农业品牌助农业提质助农民增收

  近年来,我国围绕打造农业品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方案(2023—2025年)》,强调加大脱贫地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度,促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培育农业品牌。例如黑龙江举全省之力打造“黑土优品”省级优质农业品牌,建设“1141”农业品牌体系,构建全生命周期农业品牌管理机制。为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海南省积极推动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

  我国农业品牌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成长,在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高品质农产品的同时,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也起到显著推动作用。首先,农业品牌打造推动了农业产业标准化发展。农产品具有天然的非标准化特征,再加上清洗、分拣、包装、仓储、物流等一系列流程,农产品很难保持稳定的品质和消费体验。培育和发展农业品牌让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上标准化生产道路,通过现代工业和数字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标准化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在品牌打造过程中,推动整个农业产业形成更成熟的分工体系,优化产业要素投入配置效率,极大提高农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其次,农业品牌链接供需两端,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通过打造农业品牌,把农产品所具备的自然地理、生产过程、工艺技术、产品品质等差异化特征传递给消费者,农业品牌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最后,农业品牌打造推动了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从注重数量增长向追求品质生活转变,农业产业发展也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发展农业品牌能够有效推动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富民强农。

  农业品牌在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取得实效。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据测算,相较于2012年,2022年我国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产量增长近55%,销售额增长近80%,带动当地农民收入增长65%。

用商业体系搭建区域公用品牌

  从我国农业品牌的发展来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发展迅速。

  从事农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来生活集团首席战略官刘有才提出,没有全流程、全系统的建设就不会有真品牌、强品牌,要做好品牌开发、田间管理、品牌定型、供应链管理、销售渠道和价格管控、品牌塑造、品牌维护等各个环节。

  “农产品值得用品牌化重做一遍,从品类、技术、人群、渠道、供应等方面着手。”新消费智库创始人王静静如是说。

  洪九果品集团电商总监邓小波表示,区域公用品牌一定建立在品质、稳定、标准统一基础上,要有持续不断的货源。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不容易,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发力。邓小波说:“如洛川苹果、奉节脐橙等区域公用品牌,卖几百元和卖一元都用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区域公用品牌要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商业品牌”的双品牌形式,商业品牌可将原料生产商、渠道商、消费者统一标准。“用商业体系来搭建区域公用品牌,才能走得更长、走得更远。”

  悟创集团董事长林龙介绍,区域公用品牌一定要做好自我净化,当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好不容易做起来之后一定会出现很多“李鬼”,比如贵州镇宁蜂糖李,最初电商平台售卖的蜂糖李是原产地的,但现在出现其他地区的蜂糖李充当镇宁蜂糖李。所以,自我净化很重要,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管强力介入。

  品牌建设并非易事,建设前期与品牌维护都需要多方的配合。“好产品才能打造出好品牌。”霸王茶姬全国公共事务总监李一凡表示,在初创品牌时,就要确定品牌价值和定位,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不断地提升消费者体验。刘有才认为,广告绝大多数是品牌维护,而保护品牌最大的利器是不断提升商品力。邓小波表示,把品牌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才是重点,其核心关键是保持稳定的品质、持续不断的货源。

 

  《中国食品报》(2023年12月08日04版)

  (责编:朱美乔)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