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沈酒领航酒庄之路 “一树五花”香飘四海
作为中国白酒酒庄的先行者和探路者,中国沈酒集团是中国跃出酒业丛林的一匹“黑马”,走出一条兼具高度、温度、深度的酒旅融合之路。
据介绍,中国沈酒集团成立于2015年,是集白酒研发生产销售、文化传播、旅游产业、国际贸易、高新技术、建筑工程为一体的现代化集团公司,年总产值达40多亿元。
说到沈酒,就不得不说中国沈酒庄。中国沈酒庄是中国沈酒集团打造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首届四大“中国名酒庄”之首,建于沈酒集团董事长沈鸿林的家乡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向林镇桂花湾。
云雾缭绕的桂花湾,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开车从叙永县马岭下高速后半小时便可到达,车行至离酒庄七八公里的山脚下,沿路有中国沈酒庄广告提示牌的一路指引,可以关闭导航,还没等人下车就能感受到沈酒的烈度和酒庄的热情。
走进中国沈酒庄,解说员会首先讲解一幅巨型石刻浮雕壁画,上面雕刻有一百个酒坛,酒坛上有一百个酒字,其中有两个酒字是相同的,如能找出这两个相同的酒字,酒庄会给以奖励,据说还没人拿到过这个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它寓意的是更加深邃的沈酒文化内涵。
沈酒文化博物馆内藏乌木
中国沈酒庄除了参观颇具特色的浓香、酱香、沉香藏酒溶洞外,让人印象最深的,一是酒庄文化博物馆内雕刻各异的庞大乌木群,二是酒庄内处处可见的名家书法墨宝,由书法大家沈鹏、北京大学教授谷向阳等书写,临刻在石碑墙上的巨幅草书尤为引人注目。无论乌木雕刻,还是书法艺术,都与酒庄文化相得益彰,协调共存,沈鸿林还虔心成为著名书法家倪为公的关门弟子,更加渲染了中国沈酒庄浓厚的文化氛围。
清晨的中国沈酒庄,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站上九楼观景台,近可览酒庄全貌,远可眺山对面红旗飘扬的沈酒希望小学,还有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白酒仿古一条街)。向酒庄后山漫步约30分钟,便是依山重建的叙永县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寺庙万林山寺,以及敬老院康养中心,这些都是沈酒集团回报社会、造福一方的善举,凡是到过中国沈酒庄的人,都会感受到酒庄主人对家乡这方土地的那片深情。
说到中国沈酒庄又不得不说它的酒庄酒。中国沈酒是一家拥有“一门五虎将”,浓清兼沉酱五种香型系列产品的白酒企业,而酱香和沉香又颇为耀眼。
“第一次喝到他的酱酒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位叫做“石匠”的朋友分享了他喝沈酒的亲身体会。他提到,头痛难受,闭门谢客,这是他几十年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弱项。而每次和朋友一起喝沈酒,心里都有一种放心感和踏实感。
最近,随重庆、成都等地的朋友一行又去了中国沈酒庄,朋友们异地相聚,格外高兴,难免又是一场豪饮,从下午六点钟喝到晚上十二点,还有朋友意犹未尽,不愿下酒桌。不料第二天个个清醒八醒,早餐后还去爬山玩水,一路欢声笑语。“酒品好不好由别人来评说,酒质好不好由自己来体验。我想,衡量一个酒的优劣不就是这个简单直接的标准吗。”他说道。
秦含章(左上图右),沈荣柄(右上),赖高淮(左下),沈怡方(右下),沈酒坊第22代传人、中国沈酒集团董事长沈鸿林(左上图左)
沉香型白酒是中国沈酒庄酒庄酒中一颗耀眼的星星。它是由沈酒坊第21代传人沈荣柄大师,已故白酒泰斗沈怡方大师,已故国际酿酒大师、酒界泰斗赖高淮大师联手打造的全新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第十三香型。就“沉”字而言,取其白酒香型中的清、浓、酱三字偏旁的各一部;就香型而言,又正是这三种香型工艺的有机融合,其本身就蕴含着相当深厚的酒文化元素,精妙而绝伦。
“石匠”认为,这款沉香酒才是中国沈酒的根和魂,因为,唯有创新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现在,这沉香沈酒已被市场和广大消费者认知认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像怒放的花朵,劈波斩浪的巨轮,一枝独秀,前程似锦。
(何仕宏)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赵钰 审核:彭宗璐
热点专题
高尿酸盯上年轻人,饮食需注意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趋势。《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
“无糖月饼”都是健康的味道?
中秋佳节临近,种类繁多、口味甜软的月饼又上市了。作为传统美食,传统的月饼往往含糖和脂肪偏高,普通人吃多了容易变胖,糖尿病人吃了影响血糖。所以无糖月饼作为一种自带健康光环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王霞提醒,无糖...
粉丝制品当饭吃,到底有何危害?
最近有一条热搜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说绿豆粉丝的包装上有小字写着:不宜空腹食用。粉丝真的不能空腹吃?很多网友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我吃了粉丝煲总是不舒服;怪不得把粉丝当饭吃之后,觉得胃堵、胃胀、胃酸……各种难受。 有网友说,最奇怪的是,不...
吃荔枝后开车会测出酒驾吗?
原标题:中新真探:吃荔枝后开车会测出酒驾吗? 成熟荔枝容易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另外,高糖食物与口腔细菌结合也会生成酒精、乙酸等物质。但吃荔枝产生的酒精含量很少,残留在口腔的酒精一般十几分钟就会消散,血检也不会检出酒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