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壳遗址”里藏着小秘密
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其中通报了云南晋宁古城村遗址考古成果。走进古城村遗址,满地螺蛳壳映入眼帘,大大小小的螺蛳壳从脚下延伸到远方,让人叹为观止。古城村遗址考古领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周然朝介绍,古城村遗址相当于1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螺蛳壳堆积最厚的地方超过两层楼高。
古城村遗址中发现的部分螺蛳(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供图)
遗址中的螺蛳壳,多数尾部被敲破。据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古人取食螺蛳肉后丢弃的。考古发掘还发现,遗址早期的螺蛳壳堆积较薄,种类以体型胖圆的大螺蛳为主;遗址晚期的螺蛳壳堆积较厚,种类以形态匀称的中型螺蛳为主。专家推测,这可能意味着古人获取螺蛳资源的方式和目的发生了变化。
古人爱吃螺蛳吗?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忠华介绍,古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地靠近湖泊河流,就以大量水产品为食物来源。古城村遗址位于滇池东南岸。历史上,滇池以盛产螺蛳而闻名,吃螺蛳可以补充蛋白质,这一饮食传统代代相传。
这些螺蛳和广西螺蛳粉里的“螺蛳”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在读博士生张乐嘉介绍,广西螺蛳粉用的螺蛳其实是石田螺,这个物种在全国各地河流湖泊里十分常见。“两者会产生混淆,是因为云南的螺蛳是标准中文名,不是俗名,而日常说的螺蛳是俗名,其标准中文名应是石田螺。”张乐嘉说。
在我国华中、华南许多地方,人们把田螺和形似田螺的物种统称为螺蛳。这些淡水螺分布广泛,是人们日常喜爱的食材,常见的有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石田螺等。其中,又数石田螺分布最广、产量最大,在人们餐桌上的“出镜率”最高。
(来源:新华社)
《中国食品报》(2023年02月28日06版)
(责编:王佳仪)
热点专题
“高学历”食品热销 市场亟待“打鬼”
教授烧鸡、农科院麦片、高校月饼……近年来,各种“高学历”食品走进了大家的视野,成为电商平台热销产品。所谓“高学历”食品,即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食品。由于有“高学历”的加持,这类食品给人以“健康、安全、无添加”的印象,与当今消费...
当心!这些食物会让你加速变老
衰老的发生虽然无法阻挡但我们却能通过科学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衰老的进程衰老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容貌上身体的各个器官其实更需要精心呵护究竟有哪些食物会加速我们身体的衰老?下面这几个隐藏的“老化剂”都需格外注意!1心脏“老化剂”反式脂肪酸反...
常见春季野菜十大疑问,看看你有没有!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很多有着“野菜情结”的老年人开始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有的甚至自己去野外挖野菜。不过,关于常见野菜中的学问,很多人还是有疑问的,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 1. 蕨菜 蕨菜致癌是真的吗?可能性极小 属2B级致...
“甜蜜”的危险!清明前后,吃这个食物要谨慎
甘蔗,汁多解渴、口感清甜,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在每年的2至4月份,它也被称为“毒过蛇”的毒药。其实,“毒过蛇”的并不是甘蔗本身,而是发霉变色的“红心”,或者“黑心”甘蔗。“清明蔗,毒过蛇”甘蔗一般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收获上市,至第二年的清明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