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代扶 在多方共赢中谋发展

——北京市消费帮扶双创中心加大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3-01-09 16:34:58 中国食品报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施”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渐显,已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为助力帮扶地增收脱贫,北京市消费帮扶双创中心(以下简称“双创中心”)通过建立企业准入机制和企业带贫益贫审核机制,将受援地区优质扶贫产品引入北京市场,实现“以消代扶”确保了来自帮扶地区的优质食品进入到北京市民的餐桌,实现了带动建档立卡户增收致富、上下游企业受益、消费者获得实惠、多方互利的共赢局面,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以下选取其典型做法,以飨读者。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北京市的大市场,最大特点是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通力参与,共同推动。自2019年1月22日双创中心运营以来,已经实现了入驻企业500余家,展销帮扶产品4000多种,不仅建立了企业稳定持续的带贫益贫机制,还建立了一定的质量保障体系,仅2021年就间接带动全市帮扶产品采购销售突破240亿元,累计带动脱贫人口近28万人。

  说起双创中心的工作,北京水产集团副总经理刘想如数家珍,为切实带动受援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丰富首都市民“菜篮子”,双创中心由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北京市商务局、首农食品集团主办,建行北京分行、北京市帮扶的各受援地人民政府、各前方指挥部及挂职干部团队共同承办,作为链接帮扶地区和北京消费大市场的重要平台,常年展示展销北京市支援合作地区7省90个旗县的帮扶产品。

  作为双创中心运营的主要负责人,刘想非常熟悉市场而且经验丰富,深知为帮扶产品打开市场,并实现持续稳定的市场购买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双创中心结合支援合作地区优质的帮扶产品销售需求及北京超大型消费市场优势,创新提出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展销会”的运营理念,采用“一家牵头,多家参与”的模式。

  对接北京各受援地区牵头企业,发挥牵头企业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寻找优质特色扶贫产品,并对此在双创中心设立了10个各具当地特色的扶贫展厅集中供应展销,既解决了展销会期短的缺憾,又为首都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直接参与消费帮扶的平台,实现了“以消代扶”的良好效果,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北京市民在双创中心消费帮扶推介会购买产品

  构建新模式 破解产品进京三大痛点

  帮扶地区农产品健康有机绿色,品质优良,但是如果进入北京市场,却面临着三大痛点:一是对接市场难;二是销售规模小;三是交易成本高。因此帮扶产品在过去是很难进入北京市场的。

  刘想介绍,受援地区帮扶产品受限于生产工艺技术、接收信息灵敏度、销售渠道等因素制约,导致信息不匹配,缺少稳定的销售渠道,品牌效益差,尤其要进入各种流通渠道需要缴纳一定基础费用。

  为了深入解决帮扶产品进入市场难的问题,双创中心发挥桥梁作用,做到两边撮合,引导种植、养殖依据市场需求完成生产,并充分利用好全市各级预算单位、市管国企预留出的30%份额来购买帮扶产品的政策来稳定销量。如充分发挥首农食品集团从育种、种植养殖到加工、配送、销售全产业链优势,吸引受援地区帮扶企业低成本入驻双创中心,从而使受援地区企业清楚种植什么产品可以卖得出去,尤其是由首农食品集团与物美集团合作建成的首农物美帮扶超市,超市占地近3000平方米,通过减免部分入场费用,使帮扶产品进入北京市民餐桌,包括木耳、香菇、牛羊肉、大枣都是凭借着这个政策引入进来的。而且一个店销售得好,其他更多店也会帮助销售,这种串联销售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当地企业新产品入市成本高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首农物美扶贫超市”建设过程中,间接带动超市发、京客隆、家乐福、新发地、岳各庄、石门等百余家商场超市和批发市场建立专区专柜,全市共建成运营消费扶贫网点千余个。对接市属国企、预算单位等2000多个食堂、工会,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

北京市民在双创中心日常采买帮扶的特色产品

  2016年、2017年,北京市连续2年举办受援地区特色产品展销会,通过现场销售、签订供销及合作协议等方式促进受援地区扶贫产品销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两届展销会会期加起来仅有10天,无法建立起长效的对接机制。

  为此,中心提出了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展销会”的经营理念,构建了“1+16+3+N”运营模式,“1”是指一个市级平台即双创中心;“16”是指在十六个区设立的分中心,以双创中心为原点,以点带面扩宽帮扶销售渠道,形成 “全市一张网、上下一盘棋”全市消费帮扶营销网络;“3”即线上、线下、社会动员3种营销主体模式,推进扶贫产品全面融入北京大市场;“N”即引入N个市场资源要素对接。

  这样既解决了展销会期短的缺憾,又为首都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直接参与消费帮扶的平台。

  近年来,双创中心通过打通支援合作地区帮扶产品生产、运输、包装、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展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全面带动帮扶产品融入北京大市场,效果良好。如针对帮扶产品价高、品不全等问题,采用“集采联销”模式,降低帮扶产品价格,激发当地内生动力。“集采”,即前往支援合作地区集中开展大宗产品采购,减少流通环节成本,有效降低帮扶产品价格。

  “联销”即对接商超、批发市场、餐饮及预算单位、市属国企工会、食堂等稳定的销售渠道,解决帮扶产品盲目生产、对接市场难、交易成本高、销量规模小等难题。目前,双创中心与支援合作的800余家基地、合作社、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购销业务。

  位于双创中心二楼的湖北展厅,占地面积达600平方米,得益于双创中心的全力支持,已经入驻的湖北扶贫企业43家,直接或间接带贫人数18850人,产品涵盖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十堰市9个区县和神农架林区的生态名优农特产品437种,仅2020年销售额就达4196.95万元。展厅负责人陈初葵的言语里充满了感激,既能助力当地人脱贫致富,又能把纯正的好产品带给北京的消费者,这就是在为湖北家乡老百姓做好事,他自豪地说,每做成一单生意都带给他莫大的成就感。

  提升竞争力 确保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要想让帮扶地区的产品获得“可销售的渠道”和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就需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帮忙打通制约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让帮扶产品真正流动起来。

  2021年9月,首农食品集团与乡村扶贫工厂共同研制的“首食惠”食用油,该产品一经推出,20天实现销售将近600万元,市场反响非常热烈。成为双创中心为了提升帮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成功打造的一款典型代表产品。

  据了解,首农食品集团作为双创中心的发起单位之一,拨款5000万元建立消费帮扶专业运营公司,并利用集团资源优势,广纳优秀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如依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首农食品集团品牌和技术输出优势,为帮扶地区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标准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指导,并利用集团自有品牌做背书,以市场为导向孵化了首食惠帮扶油、牦牛肉煲等一系列产品,同时与京东合作,升级物流仓储服务能力;建立食品检测中心,每月5%抽检,严控帮扶产品质量关。通过这种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确保帮扶产品销售更便捷、更安全、更有竞争力。在助力当地增收的同时,增强当地内生动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首农挂职干部在青海玉树建档立卡户家中调研

  为了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双创中心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销、补、推、搭、带”五个字的帮扶机制,“销”是线上线下结合,打造永不落幕的市区联动展销平台;“补”是补足产业短板,构建支援合作地区企业的产业链帮扶体系;“推”是加强宣传推介,让购买帮扶产品献爱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搭”是搭建平台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消费帮扶;“带”是聚焦精准脱贫,完善销售帮扶产品的带贫机制。

  刘想说,通过“销、补、推、搭、带”这五个方面,有力推动了消费扶贫向产业扶贫过渡,有效建立了消费扶贫长效机制。

  青海首农玉树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宗光未更是感同身受。他说,近年来,在双创中心的帮扶下,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大力推进生态合作社规范化养殖,坚持四季轮牧、草畜平衡,不断深化与北京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建设牦牛养殖联营基地,通过构建“牧户+合作社+企业+市场”的全产业链条,提升当地牦牛产业化程度,增强牧民发展动力,推动乡村振兴效果显著。

  90后的宗光未,作为首农派驻青海的援青干部,在青海已经工作生活了将近3年,最让他自豪的就是,经过一系列努力,如今,生态畜牧业已经成为玉树主导产业,吸引不少大学生返乡当“牛倌”,高原草场实现生态修复,生态旅游得到发展,而且大批牧民搬出草山住进城镇,过上现代化牧区生活,他深深感慨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党建引领 多种模式助力产业发展

  走进双创中心新疆展销馆,当地精美地毯、丝巾、民族服饰、特色干果美食等各种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有些货架上的商品已经卖空了。新疆馆是第一批入驻双创中心的,当时中心策划了一系列线下会展,为入驻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负责人聂威说,由于疫情来袭,很多线下活动无法推进,是双创中心通过“党建+金融+消费帮扶”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转机。中心一方面对接企事业单位,另一方面与银行联合开展了满减活动,引导广大工会会员到双创中心采购,为像新疆的名产大枣核桃等产品打开了销路,实现了双赢,既为帮扶优质产品找到了出路,也让北京市民能够吃到地方优质产品。

北京市民在新疆展厅购买当地特色产品

  聂威介绍的双创中心创新打造“党建+消费帮扶+金融”模式,是该中心开展的党建品牌系列活动,成为广泛进行的社会动员和宣传的有效方式,如通过在现场“聆听一堂主题党课、重温一次入党宣誓、体验一次消费扶贫”,带领广大党员深入了解消费扶贫相关政策、北京市创新举措、消费扶贫的重要意义,引导党员干部采用“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参与消费帮扶,使消费扶贫,变成一个“人人可为、人人愿为、人人能为”的事情。目前,已开展党建活动2000余场,服务全市党员10万余名。

  针对扶贫产品最开始进入北京市场价格优势较弱的情况,中心联合建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推出了“政企银+消费扶贫”模式。如与建行合作发行的全国首张以消费扶贫为主题的消费扶贫爱心卡,目前办卡量已达到127万张。包括近期在市总工会、北京银行等支持下推出的“京彩西品”工会消费帮扶月活动,享受满200元减100元优惠。通过金融杠杆,降低产品价格,从而使广大消费者、市民广泛参与到消费扶贫中,有效增强了扶贫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黏性。

  此外,在市国资委、援合办等大力支持下,每年举办迎新春大集、消费帮扶特色产品推介等大型活动,探索“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加大帮扶产品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消费帮扶,了解消费帮扶,更好地参与到消费帮扶中。

  从输血到造血,从扶贫到帮扶,到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三农,双创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荣获了“全国消费扶贫典型案例奖”“全国消费扶贫示范单位”,并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这为今后持续助农帮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说起这些,刘想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为后续持续进行的产业帮扶踌躇满志,他说今后更重要的工作,就是提升帮扶产品、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机能,在更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开拓新业务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乡村振兴目标落在实处,更好地发挥党的作用。

  助力帮扶地区产业振兴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对此,双创中心也已经有了具体计划,如挖掘产品特色,孵化自有帮扶产品品牌等,将继续以大宗产品为突破口,用好“首食惠”帮扶品牌,孵化更多帮扶产品品类,增强帮扶产品竞争力。其次是提升运营模式,扎实推进科技厨房建设运营。目前,由双创中心公司与新疆果业集团合作共同打造的消费帮扶科技厨房,在稳步推进中,计划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将定期为双创中心各场馆打造网红菜品,并引导网红、主播等高流量人群到现场进行试吃推介,提高双创中心曝光度及客流量。第三就是着力拓展兴趣电商业务,打造兴趣电商平台矩阵,集中推介双创中心及北京市支援合作地区帮扶产品及旅游文化资源。中心在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bilibili网站、微博等平台建设了公司自有账号,截至目前,快手账号粉丝量超过6000,所有账号粉丝量总和超过12000。

  消费帮扶,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唯有持之以恒,切实做好巩固拓展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就一定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对此,刘想充满了信心。

  (范永伟 芦佳丽)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肖之涵   审核:欧阳美华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