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更适合儿童?恐怕只是营销手段
相关部门不妨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分类,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将“野蛮生长”的“儿童食品”纳入法治的轨道。
食品打上“儿童”标签,就一定安全了吗?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出于孩子饮食健康的目的,热衷于购买打上“儿童”标签的食品。但事实上,目前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儿童食品”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市场上所谓的“儿童食品”与其说有益于孩子饮食健康,不如说是一种营销策略。
其实,对“儿童食品”的质疑由来已久。2015年,吉林省吉林市工商局昌邑分局根据群众举报,对某品牌“儿童酱油”立案调查,证实该品牌“儿童酱油”与普通“海鲜酱油”产品标准号一致,核心营养素的标示值也一致。工商部门由此认定,将这种酱油标示为“儿童酱油”的行为,欺骗、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属性知情权和正确选择权,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此外,还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儿童食品”相对于普通同类食品来说,不但没有益处,反而更有害于人体健康。比如很多“儿童牛奶”“儿童酸奶”含有更多糖分,有些“儿童牛排”竟然含有反式脂肪酸,还有些“儿童版”食品的钠含量竟然比普通版的要高……对于这类高糖高钠的食品,营养专家普遍表示不适合儿童食用。
作为父母长辈,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正是出于这种心理,人们宁可花更多的钱,也愿意购买看上去更“适合”孩子的“儿童食品”。各种“儿童食品”也因此大量涌现,并堂而皇之地高溢价销售。可是,当消费者明白,自己花大价钱买的“儿童食品”,其实只是换了个“马甲”的普通食品而已,甚至比普通食品更不健康,还会继续购买吗?这类产品还有竞争优势吗?
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从法律法规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来说,只有针对婴幼儿群体的食品标准。2020年5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从原料、感官、营养成分等方面对儿童零食进行了规范,但该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也就是说,产品包装上是否印刷“儿童食品”,实际上由商家自己说了算,相关部门很难监管。
总而言之,事实上并不存在“儿童食品”这一分类,只有打上“儿童食品”标签的营销手段。商家的套路再深,只要秉持科学精神就不会受骗。作为消费者,在给孩子选购食品时千万不要图省事,看到“儿童”二字就买,而是应该看配料表,看配料是否相对简单,看成分是否低盐、低糖、低脂、高营养密度,如果以上都是,那就是更适合孩子的食品。这种方式比较“费事”,但却是真正对孩子负责的办法。
此外,既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打着“儿童”旗号的食品,那么相关部门不妨顺势而为,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分类,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将“野蛮生长”的“儿童食品”纳入法治的轨道。如此,让消费者明明白白购物,不再在货架前迷惑不已。
(土土绒)
热点专题
夏季标配竟是"定时炸弹"!天气再热也不能这么吃…
原标题:轻则生病,重则没命!夏季标配竟是"定时炸弹"!天气再热也不能这么吃… 夏天,对于很多“吃货”来说是最幸福的季节:啤酒、毛豆、小龙虾,西瓜、冷饮、冰激凌……于是很多人开始“放肆”吃。 不过专家提醒,天气再热也不能这么吃,轻则生...
“微醺奶茶”火出圈,喝后呼气检测超醉驾标准
群雄逐鹿的奶茶市场,如果一成不变肯定难保生意长虹。日前,一种“酒精+奶茶”的微醺搭配成功“出圈”,添加了百利甜、威士忌的奶茶脱颖而出,吸引不少人购买。不过,昆明市五华区检察院发现,这种奶茶店存在向未成年人售卖含酒精饮品的情况。记者走访南...
羽衣甘蓝、洋蓟…这些网红蔬菜真的无可取代?
原标题:高大上的网红蔬菜 真的无可取代?营养、健康、新鲜是当下人们对日常饮食的追求趋势,特别是进入高温天气之后,大家的胃口也变得略显“疲软”,对烟熏火烤和浓油赤酱的重口味兴趣缺缺,反倒是各款绿色蔬菜成为美食达人们在社交软件上发布内容的主角。...
轻则中毒腹泻,重则致癌致命!千万别这么吃了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同时也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 看看这些教训,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避免“病从口入”。警惕饮食中的“剧毒陷阱” 广州市化学中毒救援中心、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运超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