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林森代表:加强北方农牧交错地带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现代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3-11 11:38:05 中国食品报网

  本网讯  (记者王京臣)全国两会接近尾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昝林森,不仅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自己的10多个提案,而且还在不停地修改完善提案。

  据昝林森介绍,我国草地资源丰富,天然草地面积约在2.80—3.99亿公顷之间,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40%,是为国民福祉提供保障的重要生态系统。草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除了提供丰富的牛羊肉食材以外,全国草地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可达千亿至万亿元数量级。为了遏制人类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鼓励开展草原生态保护,2011年起,我国开始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补奖政策)。2021年8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继续实施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目前,北方农牧交错带146个县市有64个已经纳入补奖政策范围,剩余82个县市未纳入,其中陕西是唯一一个未纳入政策的省份。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气候交汇带,在自然地理特征上属于草原分布区,是草地农业和耕地农业的契合发展带,具有不同于农区和牧区的独特经济形态。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继牧区天然草原之后的第二道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极为重要。该区不仅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地,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涵养带,而且还有大量土地资源可用来发展人工草地,是草食畜牧业优势区域。包括内蒙古、陕西、辽宁、山西、甘肃、宁夏、河北等7个省(自治区)146个县(区)。与传统牧区相比,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原生态,具有破碎性、分散性、镶嵌性等特点,草原生态的不稳定性和敏感性更加明显,饲草不足,偷牧乱牧的现象时有发生,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生态功能弱化等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原亟待加强保护,巩固生态保护成果。

  现阶段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但人为因素是导致草原退化的最主要驱动力,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草原退化的进程。为了遏制人类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2011年起,我国开始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补奖政策”)。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补奖政策,2012年又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个非主要牧区省的36个牧区半牧区县。实施范围覆盖河北、内蒙古等13个省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北大荒农垦集团的657个县(旗、团场、农场),1200多万农牧户,覆盖了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是建国以来我国草原牧区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受益农牧民最多的一项惠农惠牧惠草政策。有力促进了草原生态持续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草原无序利用、过度开发、严重过牧的状况得到初步扭转。农牧民保护草原意识明显增强,草原牧区生态生产生活在保护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有力促进了草原牧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部,是全国唯一全境处于黄河与长江干流之间的省份,生态区位重要。根据国土三调初步成果,陕西草原面积222.87万公顷(3342.99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84%,草原主要分布在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榆林和延安两市,占全省草原91.27%,关中陕南以草地草甸为主,零星分布。陕西草原是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防风治沙、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前沿阵地,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1992年省政府开始实行封山禁牧政策,陕西全面禁牧,1998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经过近30年的草地保护恢复,有效控制了草地退化,草原生态建设在陕西版图实现由黄变绿,绿色向北推进400公里的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草地生态整体趋于稳定。但陕西草地多处在生态脆弱区和绿色“断裂带”,立地条件和环境条件比较差,局部退化现象依然存在。并且随着草地资源的恢复,榆林和延安“封山禁牧”区百姓的“放牧”需求逐年增长,如何科学处理“保护”和“利用”之间关系成为该地区草原生态恢复的又一“挑战”,毛乌素沙地面临“二次沙化”威胁,且陕西也是唯一一个草原生态区位重要,但未纳入草原奖补政策支持的省份。奖补政策是一项鼓励农民开展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将陕西纳入支持范围将有效提升陕西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鼓励支持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促进陕西草原提质增效,防止“二次沙化”意义重大。

  为此昝林森建议:

  将陕西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其余82个县(区)全部纳入草原补奖政策范围,为草原生态保护和利用提供政策保障,进一步巩固提升草原保护修复成果,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结合农牧交错带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推进种养结合的现代草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赵钰   审核:王金臣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